四川在线_四川新闻门户网站

热门TAG标签:

四川爱国卫生运动“周末卫生大扫除”在各地铺开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3-16

3月14日,成都市石羊场公交站展开周末大扫除。 本报记者 郝飞 摄

  编者按

  以讲究卫生,预防、减少以至消灭疾病,提高健康水平为宗旨的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几十年来,我国在环境卫生治理、健康教育方面积极作为,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在防控疫情这个大背景下,个人及环境的清洁卫生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爱国卫生运动“周末卫生大扫除”活动也就更显及时和必要。

  全面小康,离不开全民健康。爱国卫生运动,与每个人密切相关。讲究卫生,除害灭病,需要社会各行各业,全体百姓,人人参与,要广泛开展卫生教育工作,强化群众自身保健意识,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公共卫生道德,形成讲卫生、爱清洁的社会风尚,营造一个干净、整洁、和谐、健康的生活环境。

  本报记者

  3月14日中午12点,成都市温江区白马庙市场,趁着市场空闲,管理人员、保洁人员快速上阵,对市场下水道、档铺内杂物、市场内外围卫生、公厕等进行了无死角的清扫、消毒、冲洗,不少商家也积极参与。

  当日,全省爱国卫生运动“周末卫生大扫除”在各地铺开。为何全省动员开展大扫除?大扫除怎样不流于形式?记者进行了现场探访。

  气温回暖,大扫除正当其时

  3月14日一大早,巴中市恩阳区文治街道回龙社区一片繁忙景象。由区级包保单位、社区党员干部和志愿者组成140余人的队伍,分布在各小区、楼栋、街巷进行清扫作业。

  回龙社区是恩阳城区最大的社区,位于老城区,常住人口近1万人,人口密度大。“大扫除既能让大家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更有利于疫情的防控。”社区党支部书记叶含军表示。

  这同开展大扫除的初衷不谋而合。省爱卫办认为,作为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举措之一,全省开展的“周末大扫除”正当其时。

  当前,疫情防控来不得半点松懈。尤其是针对复工复产复市后的生产、生活、购物、交通等环境,更需要群防群控,努力营造良好环境,助力疫情防控。

  春天气温回暖,蚊虫等病媒生物容易孳生,清洁环境是消除这些健康威胁因素最简单直接的办法。以环境卫生整治、粪便污水垃圾处理和消除鼠、蟑、蚊、蝇等病媒生物孳生环境为重点的大扫除,也切中要害。

  “大扫除也能更好引导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省爱卫办工作人员表示,在眼下,需要大家人人动手、人人参与,将好习惯坚持到底。

  发动群众,落实落细不留死角

  这场遍及全省的大扫除如何开展?日前印发的《方案》明确,大扫除主要集中在5个类别,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乡村,社区,农贸市场和餐饮业。省爱卫办介绍,各市(州)也根据自身特点,对活动进行了细化。例如南充在5个类别基础上,把医疗机构、旅游景点、项目工地、车站码头也纳入大扫除范围;内江则逐项说明大扫除清理的内容,方便基层操作。

  一大早,泸州市江阳区大山坪街道纪念标社区,66岁的党员志愿者周幼璋早早来到社区办公室集合,穿上“红马甲”,戴上口罩、拿起扫帚,加入大扫除队伍。

  在中江县南华镇牵河村,承担公益性岗位保洁员工作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徐远春和村民们也开始了忙活,“村道整洁些,看着舒服,走着也舒服……”徐远春说。

  大扫除要落到实处,群众的参与尤为关键。在马尔康市6000余名干部群众走上街头、村寨,对辖区卫生死角、“牛皮癣”、陈年垃圾进行了集中清扫;在成都温江区,6000余名志愿者清运垃圾600余吨,打扫面积达18万余平方米;在巴中恩阳区,10万人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村落、街巷商铺等场所进行了卫生大扫除。

  如何确保不留死角?省爱卫办介绍,要按照分片包干、属地负责的原则进行清扫,“比如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接合部这样的地方,要求社区组织安排辖区内相关单位和机构开展大扫除。”

  在广元市利州区利州市场,记者一进门就看到门口的蔬菜摊位正在清扫垃圾。市场负责人任昭洪介绍,市场近400个摊位一个都不落下,“对肉摊有油渍的,都用草酸和烧碱去污渍了。”

  加强督促,大扫除不流于形式

  在乐山马边花间刺绣门市,负责人乔进双梅带领工匠拿着扫帚,走到街上参加大扫除活动,“这是一件好事,引导大家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把好事做好,形成常态化。”省爱卫办介绍,对于大扫除活动,各级爱卫办已经形成“事前提醒、事中督促、事后整改”的工作机制,各地党委政府对活动也加强了督促指导。

  自贡多个部门对不同领域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指导,例如市直机关工委牵头负责机关事业单位、市经信局牵头负责企业,对领导不重视、责任不落实、任务未完成的,要进行通报批评。

  资阳市委、市政府、市纪委监委组建多个工作小组,对各单位、部门和行业等大扫除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暗访督查,一旦发现落实不好情况就会当场指出并要求整改。

  “通过这种活动能唤起更多市民的卫生意识。”雅安市卫健委机关党委书记陶智琼认为。中江县南华镇牵河村第一书记尹军表示,“活动结束后,我们也会坚持常清理、常打扫,保持环境卫生。”

  记者了解到,借助活动,多地建立起长效机制。马尔康市决定,从4月起,每月开展一次周末卫生大扫除活动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成都武侯区将每月7日定为全区卫生大扫除日,引导各街道、区级各部门通过卫生大扫除,促进居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乐山市中区为了让“大扫除”变成常态化的行动,正积极探索“爱卫”机制,将“爱卫”理念深植市民心里。

  看城市

  点位:成都市锦江区点将台社区

  老小区也能扫出美环境

  本报记者 吴亚飞

  3月14日,成都市锦江区点将台社区较场坝东苑,一支80余人的卫生大扫除志愿者队伍正在院落里忙着冲洗除尘、消毒杀菌、垃圾清运……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家拿着自家的扫帚、小铁铲、撮箕等工具,戴着口罩,分散到各自划分的区域,一边清除卫生死角,一边向居民宣传疫情防控卫生知识。

  教场坝东苑还有一片200多平方米的“城市农耕地”,是小区居民利用废旧的自行车车库楼顶搭建的微田园。“丝瓜、青菜、豆角……这些是居民认领的菜园。”点将台社区党委书记凌蔓介绍,院落每季度召开花果分享会,并把蔬果赠送给院落里的孤寡老人。当天上午,志愿者们又集中在此,整理菜园。

  志愿者不但打扫院落公共区域,还入户帮助小区院落的孤寡老人打扫房间。“太感谢了!”孤寡老人肖大爷对上门的“红袖套”志愿者连声道谢。凌蔓介绍,大扫除队伍里有院落小区的党员服务队、社区志愿者、街道院落工作人员等,大家戴着红袖套穿着红马甲,居民就亲切地叫他们“红袖套”。

  较场坝东苑是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旧院落,共有700多户居民,小区没有配套物业,全靠居民自治。吴静是较场坝东苑自发成立的“红袖套管理队”领队,她谈道,平日里,大家也不定期上门入户,到院落里的孤寡老人家中,帮助清洁除尘。

  “参加义务卫生大扫除活动,大家热情都很高,以后我们将常态化地开展。”凌蔓表示,在引导居民群众做好自家院落、楼道及屋内的卫生大清扫、大消毒的同时,切实规范个人行为,维护卫生洁净的生活居住环境,让社区居民的凝聚力也在此过程中建立,人心更齐、环境更美,社区更像一个大家庭。

  看乡村

  点位:内江市市中区花洞村

  勤清扫可累积分换奖品

  本报记者 郑志浩

  “莫把旮旮旯旯漏了,花坛里的树叶子我来找背篓装好。”3月14日,内江市市中区全安镇花洞村的周末卫生大扫除中,村民韩正碧很活跃。从2月底算起,她连续五次主动报名参加村里的大清扫活动,算得上一个积极分子。“村子收拾巴适了,还能领积分兑换奖品,真好。”

  当天上午,花洞村发动40位村民,分成不同小组清扫村里两个健身广场、3个村组大院坝和部分重点道路渠沟。

  韩正碧所在小组负责花洞村六组聚集地旁健身广场的打扫工作,对花坛、渠沟等角落开展“精细作业”。韩正碧挽起头发,戴好手套,蹲下身子一步步慢慢挪动,仔细地将花坛和渠沟里的落叶和杂物捡出来,并拔掉杂草。

  两个小时左右的清扫结束,花洞村党支部书记唐华仁进行检查后,打开记分册为参与大扫除活动的村民记分。“韩正碧这次表现依然很好,打扫花坛和清水沟都很仔细很干净,还做了一部分垃圾清运工作,可以给满分20分。”唐华仁说。

  为做好城乡环境卫生,从2月28日开始,内江就开展了疫情防控期间的城乡环境卫生大清扫。花洞村有村民1622人,方圆约2平方公里,之前村里公共区域的清洁主要靠15个公益性岗位人员。“活动中心、健身广场加上大大小小的道路,估算需要40人才能完成清洁任务。”唐华仁说,以大清扫活动为契机,花洞村推行积分制工作法,促使村民变“被动清扫”为“主动维护”,解决人手不足问题。

  记分册上韩正碧已累计100分,刚好达到了爱心超市的积分兑换门槛,她兑换了一大瓶洗洁精和一个香皂。“这些奖品,来自于花洞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唐华仁指着不远处的蔬菜大棚和柑橘园告诉记者,花洞村发展大棚蔬菜、柑橘等产业,2019年底累计到账集体经济收入30.58万元。

  内江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积分制激发了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动力。“下一步还需要建立更加科学的常态化机制,不断完善积分制的考评办法,切实起到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共建美丽乡村的示范作用。”

  短评

  让“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

  刘志杰

  3月14日,在我省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街道、社区、村镇,在农贸市场、餐饮店,人们戴上口罩,挥动扫帚,开展全省爱国卫生运动“周末卫生大扫除”,为复工复产后更好地生产生活营造清洁卫生的环境。

  新冠肺炎疫情在短时间内让“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打喷嚏不影响他人”等行为成为百姓共同认可的“公约”,经过这一段难忘的战“疫”,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注重良好的卫生习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清洁环境的重要性。卫生环境治理到位与否,关乎群众健康,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如果说疫情是一场社会治理的大考,那么坚持推动爱国卫生运动不断走向深入,实现常态化,就是社会治理能力提高的标志之一。

  生产生活环境常扫常清,是筑牢卫生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尽管疫情逐渐平稳,但威胁仍在,从个人来讲,杜绝卫生陋习仍然迫切;在公共领域,仍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比如对农贸市场、公共厕所、餐饮等人群密集的场所,需要下大力气,结合正在实施的垃圾分类、厕所革命等措施强力推进环境整治。

  从这个意义上讲,“周末卫生大扫除”有利于形成清洁规范、养成卫生习惯。让我们齐动手、共参与,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为打赢疫情阻击战创造良好环境,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四川;为全民健康夯实根基,让“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