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会议纪念地塑像群。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王云摄 蹲点点位 会理会议纪念地 历史评价 会理会议对巩固遵义会议成果,确保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实现红一、红四方面军在川西胜利会师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杨正飞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王云何勤华 1月21日,在会理县城北街道办事处铁厂村的会理会议纪念地,记者遇到了西南医科大学学生李文军。“我马上就要成为一名预备党员了,这次到这里,是游览,也是接受红色精神再教育。”他告诉记者。 1935年5月3日至9日,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进入会理,在这里,召开了红军长征入川后的第一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就是著名的“会理会议”。 七只木船巧渡金沙江 1935年5月3日,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亲率干部团,趁金沙江两岸敌军守备空虚,于当日傍晚出其不意到达皎平渡口。 当地守军为防止红军渡江入川,早已将金沙江沿岸的民船全部烧毁或沉没,只留下负责巡防的船只,妄图让金沙江天险成为阻挡红军前进的天然障碍。 当晚,在船工的帮助下,干部团前卫连在皎平渡口南岸俘获一条敌船,后又打捞起一只破船略加修理,前卫连旋即过江,智取“厘金卡”,歼灭了民团守敌。干部团连夜过江,占领了皎平渡。 随后,红军又沿江找到了5只渡船,动员两岸37名船工帮助划渡。至今,在会理县红军长征纪念馆,还留有部分船工的照片。纪念馆讲解员毕学娟说,7只木船,历时七天七夜,将中央红军2万余人全部送过金沙江。 5月5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随军委纵队陆续过江,住在皎平渡北岸崖壁的砾岩山洞,组成渡江指挥部,统一指挥全军渡江。 当敌军赶到金沙江边时,已经是5月16日,面对激流天堑,留给他们的只有金沙江南岸红军战士遗弃的一堆烂草鞋。 会理县委党校高级讲师苏颖介绍,巧渡金沙江的胜利,使中央红军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主动权,赢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吃住都在草棚内 “1935年5月12日下午2点,会理会议就是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召开。”会理会议纪念地讲解员王姗介绍说,这里苍松翠柏、山林茂密、十分幽静。据党史资料记载,会议先在树林中临时搭建的草棚子里召开,当时敌军飞机不停地在天空中盘旋侦查,为保证会议的正常进行,避免受到敌机干扰,后转移到平安寺内继续开会。 现在,这里修建了一条生态游步道,供游人抚今追昔。从步道行走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复建的草棚。“当时领导人开会吃住都在草棚内。”王姗指着草棚内的木床说。 2007年,会理县在当年会议的遗址附近修建了会理会议纪念碑、塑像群。纪念碑记载了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史实,并塑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等人的铜质塑像。南面入口的石壁上还镌刻着毛主席手书的《七律·长征》诗词。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一定要满怀感恩,努力学习,今后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李文军说道。
|